2023年第三季度“吉林好人”名单
郑红丽

爱心“妈妈”坚守信念,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郑红丽1.jpg

      郑红丽,女,汉族,1972年6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通化市心语残疾人庇护中心创办人。作为一名自闭症患者的母亲,郑红丽更加能够理解每一个患儿家庭的困境和需求。“让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家庭获得帮助,让孩子回归社会!”成为郑红丽最大的心愿。17年来,她不图名不图利,始终坚守信念,累计为500多名自闭症患儿撑起一片天,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曾荣获“通化好人”“通化骄傲”道德模范、“吉林好人”等称号。
      坚守诚信,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每天早上5点,郑红丽就已经开启了忙碌的一天,在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后,就来到庇护中心为孩子们做早饭,开展环境消毒,查找安全隐患。庇护中心的这些孩子大都是自闭症或脑瘫患者,被家人托养在中心,郑红丽就成了他们的“妈妈”。
      从2006年托养第一个自闭症患儿开始,郑红丽陆陆续续接收了500多个孩子。每月的开销很大,但是郑红丽多年来坚持每月700元的托养费,最低的只收400元,“因为一些孩子来自单亲、特困家庭,家长有的常年在外打工,我做这个不图赚钱,就想让这些孩子有个温暖的家,照顾好他们。”郑红丽说。每年寒假期间,郑红丽常常自掏腰包为工作人员开工资,尽管辛苦和困难,但是从来没有动摇过把庇护中心建好的决心。17年来,她始终不拿一分钱工资,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来自“星星”的孩子。
      患儿明明(化名)因单身母亲上班,自行在家17年,性格孤僻,有自伤自残的行为。郑红丽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上门看望并鼓励家长,每天上门接送明明进行康复,经过1年多的康复,明明在情绪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明明母亲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在庇护中心,孩子们得到全天候的贴心照顾,患儿大多生活不能自理,郑红丽和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他们是否有大小便的迹象,自闭症的孩子没有危险感和防范意识,安全巡查必须做好。像这样的细节郑红丽共梳理了60多个,每一项都耐心细致地落实到位。在二层楼的庇护中心里,郑红丽每天要走上2万多步,每天晚上把所有孩子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后,郑红丽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和工作人员共同制订第二天的培训计划或开展业务培训,只为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热爱生活,从细微处呵护患儿健康成长
      “不是我们在照顾孩子,是孩子在陪伴着我们,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开心快乐健康成长!”郑红丽说。
     患儿杨杨(化名)7岁来到庇护中心时不会说话,但是对唱歌非常感兴趣,每当音乐响起就会随着唱歌,这引起郑红丽的注意,她陪着杨杨反复练习,一句句指导,现在杨杨的歌唱水准已经达到常人水平。杨杨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郑红丽,她和中心工作人员编制了音乐乐器康复教程,用艺术点亮患儿的“生命光彩”。目前庇护中心设置了葫芦丝、巴乌、阮、书法、国画等艺术课程,开展了藤条编织、石膏娃娃、水晶画等技能培训,为每一个孩子“量体裁衣”,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让家长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2018年、2019年庇护中心连续两年获得吉林省智力文艺演出团体奖,2022年5幅书法绘画作品获得北京冬残奥会优秀奖。
      患儿小翔(化名),刚来到庇护中心时生活不能自理,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目前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演奏高难度的乐器,并获得2022年吉林省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智力组200米短跑铜牌。像杨杨、小翔这样的孩子,郑红丽已经帮助了500多个,经过庇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患儿和家长重新拾起希望和梦想。
      目前,中心已帮助50多名患儿走出了阴霾,到学校进行就读。有30多名患儿在家人陪伴下开始简单工作,回归社会。“我还会一直坚守下去,希望能够守护更多来自‘星星’的孩子,用爱和陪伴照亮他们的希望和未来!让他们绽放自己的光!”郑红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