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桑榆艺生辉:记吉林市画家潘学友先生 好人快讯-吉林好人 曹艳英 224980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好人 > 好人快讯

墨染桑榆艺生辉:记吉林市画家潘学友先生

2016-10-28 | 来源: 江城日报

  潘学友先生,是吉林市资深画家,早在1964年,他就创作了连环画《价值的秘密》和《苹果园中》,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时在吉林市文化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创作的连环画功力深厚、构图巧妙、人物生动、线条流畅,深受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1998年,应省文史出版社之邀,他创作了200余幅连环画,与人合出了一部《东周列国》大型绘图版图书,为繁荣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连环画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表现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雕塑、剪纸等所有造型艺术,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儿童。

  潘学友先生的母亲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潘老太太的民间剪纸高手,早在19世纪40年代,在我省就很著名,1985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剪纸艺术家,当时全省获得此殊荣的仅有4人。潘学友先生自幼就喜欢母亲的剪纸作品,并从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启迪。中学时他就是学校美术队队长,从办黑板报开始,逐渐掌握了画连环画的技巧,为他的水墨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潘学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虽然他学的不是绘画专业,可在这里学习期间使他开阔了视野,结识了许多著名艺术家,他的恩师贺天健先生就是在这时结识的。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书法家贺天健先生改变了潘学友对艺术的选择,使他迷恋上了绘画。1971年,他利用进京参加“全国首届群众艺术馆馆长培训班”的机会,拜会了我国现代派国画大师刘继卣先生。在刘先生的指点下,他领悟了绘画艺术的真谛,对国画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天资聪颖的潘学友一经名人点拨,茅塞顿开,画艺有了质的飞跃,绘画风格酣畅,笔触泼辣,兼工带写,点睛处不乏精细,豪放中不失洒脱。潘学友先生的国画,善于驾驭历史题材,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昏醉、蟾宫玉兔的灵动、老子出关的逍遥,也有金陵十二钗的婀娜、驱鬼钟馗的凶煞……他还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人们熟悉的鸡、鸭、鹅、猪、驴等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就连越冬于松花江的野鸭也被他留在了画卷中。他的作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给人以亲切感。

  潘学友先生不但是传统艺术的传承者,还是弘扬传统艺术的组织者。上个世纪80年代,潘学友先生在市群众艺术馆任馆长期间,为了加强书画艺术的交流,他组织市群众艺术馆同四川群众艺术馆、徐州群众艺术馆、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结为友好艺术馆,并开展了多次农民画、国画、水彩画等跨地区的大型联展,为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繁荣群众艺术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让中国的书画艺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1988年,他倡导、组建了市画院,并首任院长。他率领广大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与韩国书画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连续7年在我市和韩国举办了多次中韩优秀书画作品展,使许多书画家的作品走出了国门,也让中外人士有机会欣赏到了不同国度的艺术风采,开了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先河。

  他的艺术追求与风格,不但对我市广大绘画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其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子潘宝泉也走上了艺术之路,成为我省著名画家,现为北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祖孙三代都从事艺术工作,可谓艺术世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逢春更着花。今年83岁的潘学友老先生,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巅峰,正所谓人书俱老矣!如今,他仍每日不舍晨昏,挥毫泼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艺术的精彩,辉映着桑榆的绚烂。戴景新

责任编辑: 曹艳英